“十三連豐”奏響現代農業最強音
這條攀升的漂亮曲線,記錄著內蒙古農牧業現代化進程中強農富農至關重要的發展節點;
這條攀升的漂亮曲線,標注著內蒙古農牧業深化改革奮力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成果;
這條攀升的漂亮曲線,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響了內蒙古農牧業生產連年豐收、農牧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村牧區社會和諧穩定的華美樂章。
今天,我們走進內蒙古農牧業發展史上最快的時期,梳理奮進中的寶貴經驗,總結拼搏中的深刻啟示,展示內蒙古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的巨大變化。歷史將會永遠銘記,70年來,在帶領全區1400萬農牧民奔小康的路上,內蒙古農牧業為的糧食、食品、生態作出的重大貢獻,為打造祖國北部邊疆這道亮麗風景線付出的艱辛與努力。
2017年,內蒙古農業進入更新換代的發展關鍵期。
回望自治區成立70年來農業發展歷程,內蒙古克服了自然災害多發,農業基礎條件較差等種種困難,糧食產量從自治區成立之初的185萬噸增加到2780萬噸,整整翻了15倍。
這是內蒙古農業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生產力得到極大釋放的70年。
這是內蒙古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糧食作出巨大貢獻的70年。
1989年,內蒙古首次實現糧食自給,結束了20年間從區外調糧食的歷史;
1996年,全區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300億斤大關;
2008年,全區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400億斤大關;
2012年,全區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500億斤大關,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首次超過了400億斤,人均占有糧食首次超過2000斤;
接下來的4年里,內蒙古糧食總產量持續穩定在500億斤之上。
成績來之不易。通過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夯實豐收基礎,內蒙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實現了歷史性的“十三連豐”。
光陰的變遷,匯聚著內蒙古農業前行的不竭動力。奮起趕超的內蒙古,從缺糧大省躍升為6個糧食凈調出省之一,成功實現了從“返銷糧”到“外調糧”的歷史性跨越。
時間的足跡,見證著內蒙古農業發展的滄桑巨變。捷報頻傳的內蒙古,糧食總產量從倒數跨入十強,成功為打造了一個新的200億斤商品糧基地!
內蒙古的農業,從未像今天這樣生機勃勃,碩果壓枝。
重農固本七十載春秋倉廩實
重視農業,夯實農業基礎,歷來是內蒙古穩定農業經濟的“定盤星”。
自治區農牧業廳廳長郭健認為,70年來,內蒙古農業生產連年跨越,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加強,有力地支撐著內蒙古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新常態下,內蒙古各級農牧業部門將努力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三農三牧”的決策部署、落實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牢記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提出的切實守住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牧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牧區穩定不出問題這3條底線,著力推動農牧業提質增效。
當前,內蒙古已經具備了50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初步形成了體現不同地域特點和優勢的糧食生產基地。全區玉米、大豆、馬鈴薯、高粱及紅小豆的播種面積與產量均居3位,蕎麥種植面積居2位,產量居1位,谷子、綠豆的面積和產量均居2位。
70年來,內蒙古農業生產總值和農牧民收入呈幾何級增長。種植業總產值達1015.07億元,比1947年增長277.87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06元增加到11609元,增長109倍。
70年來,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持續增長,種植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全區農作物總播面積達到794.7萬公頃,比1947年的347.9萬公頃增長2.28倍;糧食播種面積578.48萬公頃,比1947年的318.9萬公頃增長81.4%。
為了解決全區的糧食自給問題,特別是解決城鎮人口能吃上細糧的問題,內蒙古大力發展小麥生產,全區春小麥面積在1992年達到創歷史記錄的2001萬畝,產量達到66.6億斤,而同年的玉米面積僅為1000萬畝。隨著內蒙古農區畜牧業的快速發展,農作物結構開始由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逐漸向以玉米、馬鈴薯、大豆為主轉變。玉米面積增加了近3000萬畝,馬鈴薯面積從1993年的不到400萬畝增加到每年種植1000萬畝左右。
70年來,油料、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迅速。2016年,油料播種面積102.68萬公頃,是1947年的4.46倍;油料總產220.02萬噸,比1947年增長35.67倍;人均油料占有量87.3公斤,位居1位;蔬菜生產面積29.16萬公頃,比1947年增長11.68倍,2005年,內蒙古實現蔬菜總量自給。
70年來,內蒙古加大農業重點工程實施力度,先后實施了植保工程、種子工程、旱作農業、千億斤糧食增產工程、節水增效等一系列農業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實現糧食持續增產。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45%提高到51.2%,水澆地面積達284.43萬公頃,比1947年的29.5萬公頃增長8.6倍;農民人均儲糧和人均占有糧食分別排在二和第三位。
強農惠農適應新常態促轉型
實現了連續多年的增產增收之后,農業這一戰略性基礎產業進入新常態。
順應新形勢,內蒙古以農業現代化為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和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作為著力點,綜合施策、持續發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變。
從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發布了14個一號文件,自治區也連續下發了相關文件,一系列含金量較高的惠農政策連續出臺。
14個“一號文件”一脈相承,堅持“多予、少取、放活”,但是,“農民增收”這個主題卻始終未變。
可以說,糧食連年增產、農村經濟發展,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區重視糧食生產、重視“三農”工作,更加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區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依靠科技進步,實施良種良法配套,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轉變糧食生產發展方式,大力推廣應用糧食增產實用技術,幫助農民通過科技增加農業效益,高產創建活動深入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多次創造了全區糧食單產紀錄。
自治區農牧業廳副廳長賈躍峰分析,從2004年起,政府加大對糧食生產補貼力度的同時,加大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對糧食主產區的利益補償機制,農民種糧抓糧的積極性大增。
那時起,內蒙古開始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最迫切的問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釋放,農業生產條件得到切實改善,強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為了挖掘增產潛力,內蒙古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和質量效益。積極推進高產創建示范項目和糧食增產模式攻關。2016年,全區共落實12個糧油綠色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縣,累計建成核心示范區149個,面積62.44萬畝,輻射帶動面積1339.9萬畝,其中核心區糧食作物平均單產838.8公斤,較對照田畝增產167.2公斤,核心區總增產糧食2.1億斤,主要糧油作物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推廣面積保持在3660萬畝以上,為內蒙古糧食連年穩定增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挖掘潛力現代化農業啟新篇
縱觀新常態背后內蒙古農業發生深刻變化的內涵和條件,我們無法忽視面臨的挑戰。越是連年豐收,農業高起點爬坡的難度就越大,挖掘農業發展的潛力成為內蒙古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中之重。
專家分析,玉米一糧獨大的局面,造成種植業和養殖業配套銜接不緊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了種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自治區農牧業廳種植業處處長王貴平認為,高標準、高要求下,深入推進內蒙古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好玉米一糧獨大的問題才是關鍵。要繼續在糧改飼、糧改雜、糧改經、糧改特上下功夫,提升玉米優勢區產能與品質、壓減非優勢區面積,大力發展小麥、水稻等口糧作物,把資源優勢、綠色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
做好品種調適。玉米重點圍繞深加工企業,推廣種植加工專用品種;圍繞農區畜牧業聚集區、農牧業交錯區,推廣種植專用青貯或糧飼兼用活稈成熟品種;馬鈴薯種植要向脫毒種薯、加工專用薯和鮮食商品薯“三薯”協調發展,提高優質、早熟、專用品種和適合主食產品開發的品種種植比例;大豆要在穩定高油大豆基礎上,逐步擴大高蛋白大豆、芽豆和豆漿豆、豆腐豆等專用品種種植面積。
做好品質調優。要樹立質量效益理念,走特色路、打綠色牌,以質取勝、以質增效。依托各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具有內蒙古特色的主糧和綠豆、蕎麥、莜麥、谷子等綠色特色產業,重點抓好精深加工和品牌創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品優勢和競爭優勢。
做好功能調寬。在不斷增強農牧業產品供給能力的同時,積極開發農業觀光、休閑、教育、體驗等多種功能,提高增收能力。積極開發農副產品多種價值,實現秸稈等副產品變廢為寶、轉化增值,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和資源的循環利用。
2016年,全區共調減玉米種植面積933萬畝,同比減少15%;糧飼兼用型青貯玉米面積達到827萬畝,同比增加64%,超額完成了農業部下達內蒙古的年度調減任務。
在郭健看來,新形勢下的內蒙古農業,起點之高前所未有,挑戰之大前所未有,變革之深前所未有,穩定農業大好形勢猶如滾石上山,內蒙古任重道遠。在持續抓好糧食生產、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內蒙古需要的不僅僅是爬坡過坎的勇氣,更要有構筑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的魄力。
“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在繼續為經濟全局作貢獻的奮進之路上,內蒙古農業的發展,為1400萬農牧民小康夢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