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大戶不盯地頭忙著攬人才
金黃的小麥田旁,是一片綠油油的馬鈴薯田,時針式噴灌機正在田里緩慢移動著。朱言利站在田邊,貓腰拔起一棵秧苗,甩去上面的泥土,比成年人拳頭還大的馬鈴薯露了出來。“現在很多城里孩子可能都不知道馬鈴薯是長在哪里的,我就聽到過小孩說是長在樹上的。”朱言利笑著說起自己種馬鈴薯的原因。
金利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位于房山琉璃河鎮莊頭村,有大小農機近百臺。過去,合作社的主要業務和經濟來源都是依靠這些機械,為周邊種田大戶提供農機服務。近年來,隨著北京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農田面積逐漸減少。“一家一戶零散地塊,這家種玉米,那家種小麥,旁邊還有種菜的,大型農機根本沒法進田作業。”朱言利說,養著這么多農機沒活干總不是辦法。他們曾嘗試讓農機去外埠作業,但去趟河北,一臺農機的往返費得2000元,找到靠譜的生意并不容易。
“要想致富,還得跟著北京農業定位一起轉型發展。”為此,朱言利從合作社自有的2600多畝麥田中,調出600畝,把“小麥+玉米”這對老搭檔,改成了“土豆+胡蘿卜”這對兒新搭檔,發展休閑觀光等,探索多元化經營。
合作社從2014年開始舉辦胡蘿卜文化節,組織親子家庭參與拔胡蘿卜比賽、切胡蘿卜絲比賽、胡蘿卜廚藝大比拼和DIY胡蘿卜酵素等活動,受到市民歡迎。一場活動辦下來,獲利10多萬元。今年,他們又打算舉辦馬鈴薯文化節,邀請親子家庭來刨馬鈴薯,現場參與制作薯條。別小瞧這轉型的600畝農田,如今賺回的收入已占到合作社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時,合作社也沒有放棄農機這塊老招牌。他們引入農機、農耕文化,正在建設科普文化體驗園,辦一個微縮版的農業嘉年華。目前,園內已建好農機科普展廳,安裝了4D模擬駕駛體驗設備。市民坐在上面,掛擋、轉動方向盤,操控小麥聯合收割機收獲,能過一把駕駛大型農機收麥子的癮。小朋友也可在這里翻閱電子書,參與農耕知識競賽搶答。
合作社從單一種植業轉型發展休閑觀光產業,光靠過去的農機手、老把式是玩不轉的,需要大量有知識、懂市場、會經營的人才加入。雖說目前合作社已招聘了經管、企劃等6名大學生,但還是不夠用。眼下,朱言利已拋出了橄欖枝,忙著招聘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