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量逐漸擴大 中國農業的未來在哪里?
接下來來看耕地面積。2001年以來,耕地在不斷減少。2007年起,在“十一五”規劃的要求下,農村土地整治在展開,要求加大基本農田建設和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力度,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
數據來源:國土資源部
2009年,受到調查標準、技術方法的改進和農村稅費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耕地面積多出了約2億畝。但“多出的耕地有相當部分需要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和休耕,有相當數量受污染不宜耕種,還有一定數量因表土層破壞、地下水超采等已影響耕種”,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2009年以來,耕地面積依然在持續下降。
數據來源:國土資源部
鄉村人口和耕地面積都相對不樂觀,那么,技術便成為了影響糧食產量關鍵的因素:中國需要在耕地流失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耕種效率,并減少耕地流失。
中國也的確加大了技術層面的投入,包括解決人力不足的農業機械化,水利建設資金的擴大,以及能精準預測天氣、評估土地來提高生產效率的農業大數據。
但有一件事情,是現階段的中國尚未、也不敢廣泛應用開來的,無論是出于方面的考慮,或是保護本土農業,還是輿論的壓力,部分經生物工程改良的動植物品種,都無法在中國實現其在美國推高糧食產量的能力。
Q6:為什么說中國本土農作物競爭力下降?
出于保護農民利益、鼓勵主糧種植的目的,曾經一度不斷提高糧食收購價。
產量由此上去了,但同時,農民增產的大部分糧食亦由此并未流向市場,只是去到了政府的庫存。
庫存爆滿帶來了各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以玉米為例,囤積過久的玉米陳糧正被鼓勵用于工業用糧,成為乙醇等生物燃料的生產來源;另一方面,以收購價和臨時收儲價格為代表的“政策價”替代了正常的市場價格,進一步影響糧食生產。
國內糧價相對國際高企,而消費者在本土產品和進口產品中本就有所偏好,再加上價格方面的優勢,便構成了人民日報提到的“國外低價農產品進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
Q7:中國農業的未來會在哪里?
農村人口減少,耕地不斷流失,正如前文所言,技術才是最關鍵的,帶領中國逐漸走出糧食困境的因素。
而農業大數據,可能會是這中受益最為明顯的領域。
首先,先不考慮應用的問題,對農業科學家來說,數據庫的建立,將使得通過基因工程來修飾獲得更優性能作物的過程更為便捷。
第二方面,衛星攝影、傳感器監測、無人機的定時巡邏等也能解放部分人力,提高耕種效率。新式農民得以更方便地知道明天是否會下雨、植物是否缺水、土壤是否富營養、哪里出現了蟲災等。
順著供應鏈再往下,大數據還能幫助供應商及時獲取各環節的數據:從運輸過程中冷鏈物流的溫度,到倉庫和零售店的庫存水平,整個生產到銷售過程的透明化都得到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