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調研秸稈回收利用新技術擬推廣普及
“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模式研討會”在北京大興召開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北京夢狐宇通研發中心推出的“綠能生物質有機組分分離提取技術(三素分離技術)”進行了高度肯定,一致認定,這項技術可對生物質廢棄物(農作物秸稈)全部回收高價值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農業部相關部門領導表示,該項技術為重大公共關鍵技術,將在進行推廣普及。
與會領導和專家饒有興趣地參觀
相關資料顯示,現在我國每年農業產生秸稈7億多噸,城市園林綠化垃圾多是枝葉、草屑、花敗、鋸末等有機廢棄物,是不可多得的有機物資源,處理起來卻成本較高。再加上廣大的林區、草原,國內每年廢棄的綠能生物質儲量遠遠大于7億噸,這樣一筆巨大的資源目前還沒有得到廣泛運用。由于這些產物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和功能因子,直接廢棄既造成了資源浪費,又產生了環境污染,對其綜合利用是最有效、最經濟的處理方式。
北京夢狐宇通研發中心董事長張士軍介紹說,目前,國內外的制漿造紙業還普遍采用著強酸強堿傳統工藝,不僅能耗高、污染大、重排放,而且提取率低,僅僅利用了生物質纖維素(紙漿粕),從而導致資源嚴重浪費。與傳統制漿造紙業相比,三素分離技術因無需龐大的堿回收設備及污水處理設備,原來的重大污染源“木質素”、“半纖維素”亦可全部被成功提取,所以三素分離技術減少了60%以上的設備投資,卻增加了一倍產品的產出;并使得原來高耗能重污染的傳統制漿造紙業轉型升級為低能耗、高經濟效益的清潔生產行業。“因此各地可充分利用地方生物質資源優勢,以產業致富、產業扶貧,以產業源頭治理污染,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他進一步指出:此項發明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將會給相關傳統產業帶來一次轉型升級的益發展前景,一定會為十三五期間“節能減排、推展低碳循環經濟”產生快速地推動作用,也勢必引發相關領域產生一次劃時代的重大科技變革,推動我國在生物質能綜合利用領域走在前沿。
張士軍董事長(右三)陪同代表們在科技展廳
通過深入研討和參觀交流,與會專家表示,會上所推介的典型模式對于引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三素分離技術”的工業化生產,更是詮釋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解決方案,對于偏遠山區、貧困地區,在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力度大、針對性強、作用直接、效果可持續,將為發展和長治久安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