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發展的必要性
2017-03-31
中國農業新聞網5750
核心提示: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場標志性硬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一直備受關注。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場標志性硬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一直備受關注。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一年來,改革進展順利,成效好于預期。深入梳理總結改革經驗,對于進一步深化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乃至對進一步建立健全其他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開始于2007年,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這項制度的實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對于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深刻變化,特別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走低,繼續實施收儲政策客觀上如抱薪救火,助長了市場價格信號的扭曲和市場機制的失靈。玉米臨儲價格從2007年的0.69元/斤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1.11元/斤,到2015年,國內外玉米每噸價差在600元上下,國內玉米不僅喪失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喪失了國內市場競爭力,其結果是出現了玉米連年增產、庫存高企、進口增多的“三高”現象。2007年到2015年,我國玉米產量從1.52億噸增加到2.25億噸,各地糧庫出現了“收不進、調不動、銷不出、儲不下”的尷尬局面,玉米加工、流通、貿易等產業鏈環節也由于玉米價格高企,呈現整體乏力不振的狀態。雙重擠壓下,不僅背負了沉重的財政補貼負擔,長期看,也不利于的糧食和農民利益的保護。玉米臨儲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實行一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市場化收購進展順利,糧食價格逐漸回歸市場,產業鏈上的各個主體被,糧食加工、流通、貿易等環節出現了回暖,玉米收儲財政壓力明顯減小,尤其是過去由于東北地區玉米價格高,糧食很難調出去,現在玉米價格降了下來,“北糧南運”規模明顯增加。玉米價格的回調,也促使農民根據市場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積極選擇更加優質的玉米品種或者其他經濟效益高的作物,這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總體而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有利于糾正市場扭曲、減輕政策收儲壓力,提升玉米產業的競爭力,整個產業鏈的活力,加快我國大宗農產品的市場化進程,也有利于從長久上、根本上促進玉米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農民的利益。
任何改革都不同程度伴隨一定陣痛,尤其是這樣一項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重大制度改革,如何可能平衡各方訴求、可能地保證農民的基本收益,考驗著改革者的智慧。實施價補分離政策以來,為了盡可能保證改革的平穩過渡,減少風險,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一方面,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盡可能彌補農民的損失。同時,采取綜合激勵性措施引導農民加快向市場效益更高的種植結構調整,提高種植收益。另一方面通過對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玉米給予獎補、設立玉米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建立糧食調運運力保障機制確保“有車運糧”等,促進玉米市場化收購和加工轉化。針對一些特別困難的農戶,加大生產和生活救濟力度。這些措施的實施,保障了改革順利推行。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改革節約了財政開支,增加了企業效益,但農民有一定損失,承擔了部分改革成本。對于普通農戶來講,有了補貼,種植玉米收益下降不多,大致可以略有盈余,對于規模種植大戶來講,短期內因為租地費用高,每畝地收益加上補貼仍比去年明顯下降,有的還出現了虧損。此外,由于過去幾年種糧不愁銷路,農戶很少關注銷售渠道的積累,市場主體發育不足,各地依舊不同程度地存在階段性購銷不暢、調運壓力大等現象。
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市場化改革這個大方向不動搖,堅定不移地繼續推動和完善玉米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提高供給的質量,提升我國玉米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要堅持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不松勁,采取綜合措施減少改革成本、降低農民損失,確保改革順利平穩。要加大中央財政補貼支持,創新財政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效率,對因災減產的困難群眾給予必要幫助,對收益下降較多的種糧大戶給予必要扶持,尤其要針對性解決春耕備耕和發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防止農民持續減收。同時,也要綜合施策,運用供需信息發布、市場行情預警、農業保險、糧食深加工、加強金融支持等緩沖種糧風險的手段,為農民編織一張市場保護網,要在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科學儲糧、為農民尋找銷售渠道、提升玉米運輸能力等方面下好功夫,千方百計提高收益、減少損失。
從根本上而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這既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我國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邁出的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開始于2007年,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這項制度的實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對于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深刻變化,特別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走低,繼續實施收儲政策客觀上如抱薪救火,助長了市場價格信號的扭曲和市場機制的失靈。玉米臨儲價格從2007年的0.69元/斤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1.11元/斤,到2015年,國內外玉米每噸價差在600元上下,國內玉米不僅喪失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喪失了國內市場競爭力,其結果是出現了玉米連年增產、庫存高企、進口增多的“三高”現象。2007年到2015年,我國玉米產量從1.52億噸增加到2.25億噸,各地糧庫出現了“收不進、調不動、銷不出、儲不下”的尷尬局面,玉米加工、流通、貿易等產業鏈環節也由于玉米價格高企,呈現整體乏力不振的狀態。雙重擠壓下,不僅背負了沉重的財政補貼負擔,長期看,也不利于的糧食和農民利益的保護。玉米臨儲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實行一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市場化收購進展順利,糧食價格逐漸回歸市場,產業鏈上的各個主體被,糧食加工、流通、貿易等環節出現了回暖,玉米收儲財政壓力明顯減小,尤其是過去由于東北地區玉米價格高,糧食很難調出去,現在玉米價格降了下來,“北糧南運”規模明顯增加。玉米價格的回調,也促使農民根據市場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積極選擇更加優質的玉米品種或者其他經濟效益高的作物,這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總體而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有利于糾正市場扭曲、減輕政策收儲壓力,提升玉米產業的競爭力,整個產業鏈的活力,加快我國大宗農產品的市場化進程,也有利于從長久上、根本上促進玉米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農民的利益。
任何改革都不同程度伴隨一定陣痛,尤其是這樣一項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重大制度改革,如何可能平衡各方訴求、可能地保證農民的基本收益,考驗著改革者的智慧。實施價補分離政策以來,為了盡可能保證改革的平穩過渡,減少風險,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一方面,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盡可能彌補農民的損失。同時,采取綜合激勵性措施引導農民加快向市場效益更高的種植結構調整,提高種植收益。另一方面通過對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玉米給予獎補、設立玉米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建立糧食調運運力保障機制確保“有車運糧”等,促進玉米市場化收購和加工轉化。針對一些特別困難的農戶,加大生產和生活救濟力度。這些措施的實施,保障了改革順利推行。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改革節約了財政開支,增加了企業效益,但農民有一定損失,承擔了部分改革成本。對于普通農戶來講,有了補貼,種植玉米收益下降不多,大致可以略有盈余,對于規模種植大戶來講,短期內因為租地費用高,每畝地收益加上補貼仍比去年明顯下降,有的還出現了虧損。此外,由于過去幾年種糧不愁銷路,農戶很少關注銷售渠道的積累,市場主體發育不足,各地依舊不同程度地存在階段性購銷不暢、調運壓力大等現象。
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市場化改革這個大方向不動搖,堅定不移地繼續推動和完善玉米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提高供給的質量,提升我國玉米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要堅持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不松勁,采取綜合措施減少改革成本、降低農民損失,確保改革順利平穩。要加大中央財政補貼支持,創新財政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效率,對因災減產的困難群眾給予必要幫助,對收益下降較多的種糧大戶給予必要扶持,尤其要針對性解決春耕備耕和發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防止農民持續減收。同時,也要綜合施策,運用供需信息發布、市場行情預警、農業保險、糧食深加工、加強金融支持等緩沖種糧風險的手段,為農民編織一張市場保護網,要在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科學儲糧、為農民尋找銷售渠道、提升玉米運輸能力等方面下好功夫,千方百計提高收益、減少損失。
從根本上而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這既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我國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邁出的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標簽:
農機網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97312025第五屆中國(江西)農業機械及農業科技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昌順利召開
- 13592關于變更2025第十三屆內蒙古春季農業機械博覽會會址的公告——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工業協會宣
- 131332025西南農機展:丘陵農機、糧油機械、畜牧機械與春耕農機團購節大集結!
- 13064聚焦現代農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農機展2月28日盛大舉行
- 12715關于推介2024年設施種植機械化生產主推模式的通知
- 12126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明確存量變型拖拉機年檢審相關事項的通知
- 11967拓展終端 開發渠道 | 500家農機企業5000家合作社300家經銷商的PARTY
- 11848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 10989農機出口大機遇,澳大利亞農業展有哪些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