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棄種大戶擴種 東北玉米格局冰火兩種天
2017-03-21
央廣網5560
核心提示: 今年是玉米臨儲政策改革的第二年,也是關鍵的“轉折年”,又到春耕時節,在玉米價格遭到“腰斬”后,還有農民愿意種玉米嗎?
今年是玉米臨儲政策改革的第二年,也是關鍵的“轉折年”,又到春耕時節,在玉米價格遭到“腰斬”后,還有農民愿意種玉米嗎?
最近,記者去東北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在這個問題上,種植“散戶”和種植“大戶”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散戶不太想種了,種植大戶卻想繼續擴大種植面積,這是怎么回事?中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子雨認為:
張子雨:在2014年,一斤玉米可以賣到一塊一毛錢,但是改革之后,價格現在已經到了每斤六毛五分錢。
對于種植規模比較小的農民朋友來說,現在種玉米真的非常劃不來。價格下行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種玉米不賺錢了。有農民朋友甚至說,去年種了10公頃地,各種投入11萬多,而賣糧的收入也是11萬,基本等于白干了一年。
對于這些農民朋友來說,今年種玉米,肯定是不劃算的。所以有不少農民朋友都在考慮把自己的地流轉出去。
不過,玉米價格的下跌,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2014年,一公頃土地的流轉價格可能要超過1萬塊錢,而今年價格一下降到了3000塊錢,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流轉費用為零的情況。所以,現在還有好多農民朋友正在躊躇滿志地擴大種植規模。
對于種植規模小的農民朋友來說,把地流轉給別人,自己可以拿到流轉費和相關的補貼,而且不用操心。而對于種糧大戶來說,之所以能盈利,就是規模擴大,標準化運作,直接就降低了成本,在提高了產量的同時,還能夠提升農產品的品質。
這就是農業結構調整的效果,是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的必然趨勢,通過前面的事例,可以看到,在同樣的市場條件下,規模越大,利潤空間就越大,這也是一直強調規模化的直接原因。
看起來,種糧大戶收入上去了,把土地流轉給別人也能有穩定的收益,大家都得了便宜,那這樣會不會有人吃虧呢?在這一點上,大可放心。在規模化經營的現象之下,其實體現出的是生產效率和生產方式的相互作用。隨著機械化的不斷推廣,農業生產效率越來越高,適度規模化的生產方式正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結果,而規模化又反過來給生產效率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價值的總量快速提高,所以,大家的收益真的是一起在提高,而且,這種效率的提高,實際上也是為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當然,在生產方式的提升過程中,市場規律肯定會促使一些落后產能退出,這也是小型種植戶收入下降的根本原因,在這種大趨勢下,要早做決定,是擴大規模,還是尋找新機會。當然,不管如何選擇,相信大家都能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闖出更大的事業。
正所謂:
市場波動不用怕,規模種植潛力大。效率提升收益好,產業升級利。
標簽:
玉米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99312025第五屆中國(江西)農業機械及農業科技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昌順利召開
- 26892久保田70-95馬力拖拉機電控功能簡介
- 13723關于變更2025第十三屆內蒙古春季農業機械博覽會會址的公告——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工業協會宣
- 132442025西南農機展:丘陵農機、糧油機械、畜牧機械與春耕農機團購節大集結!
- 13175聚焦現代農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農機展2月28日盛大舉行
- 12826關于推介2024年設施種植機械化生產主推模式的通知
- 12307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明確存量變型拖拉機年檢審相關事項的通知
- 12178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 12119拓展終端 開發渠道 | 500家農機企業5000家合作社300家經銷商的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