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填補農村“最后一公里”的空白
2017-01-11
農民日報楊久棟 何燁6020
核心提示: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經營一家服裝店的金老板如果有一車急貨要運往附近鄉鎮的話,按照以前的做法,他會逐個給熟悉的貨車司機打電話,可越是著急越不容易找到運貨的人。要么有的司機已經出車了,要傍晚才能回來,要么有的嫌鄉鎮的路不好走,加錢也不樂意去。金老板著急卻也無可奈何。而在不遠的一個鄉鎮市集上,貨車司機朱衛強正蹲在路邊趴活,半天也沒有生意。
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經營一家服裝店的金老板如果有一車急貨要運往附近鄉鎮的話,按照以前的做法,他會逐個給熟悉的貨車司機打電話,可越是著急越不容易找到運貨的人。要么有的司機已經出車了,要傍晚才能回來,要么有的嫌鄉鎮的路不好走,加錢也不樂意去。金老板著急卻也無可奈何。而在不遠的一個鄉鎮市集上,貨車司機朱衛強正蹲在路邊趴活,半天也沒有生意。
有沒有辦法讓互相不認識的金老板和朱衛強“接上頭”,就像城市里已經司空見慣的“滴滴打車”和“順風車”那樣,為供需雙方架起一座訊息溝通的橋梁。隨著“互聯網+”創業風潮興起,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把目光轉向了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誰來填補“最后一公里”的空白?誰能抓住“互聯網+‘三農’”的創業機遇?
“互聯網+”: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
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社會,都對改善農村交通條件和配套設施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農村公路“村村通”,農產品綠色通道貫通,一些物流企業到縣城安營扎寨,條件好一點兒的農戶買上了家庭汽車。這些覆蓋城鄉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的基本建成,極大地縮小了城鄉公共服務的差距。
然而,基礎條件的改善并不意味著農村物流問題已經解決,硬件再好仍然難掩“到縣到鎮不到村”的尷尬。而農村居民居住分散、貨物價值相對較低、流通運距長成本高,這成為農村物流全線貫通的“最后一公里”難題。一些物流分支機構難以下沉到鄉村,農業生產資料、農村生活用品調入難與農產品調出難的雙向流通困境始終存在,在這“最后一公里”上出現了不少斷頭路、“疙瘩結”。
也許是機緣巧合,遠在北京的80后小伙兒蒲繁強發現了創業商機。他去農村跑了兩周,發現農村物流服務發展較慢,而城鄉之間的商貿流通卻在大踏步向前走。正是這種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讓蒲繁強看到了農村物流的發展前景。2015年4月他成立了“鄉村貨的”,作為一個基于資源共享的平臺,“鄉村貨的”讓貨主和車主在網上接上了頭。
在“鄉村貨的”APP上,貨主可以輸入運送地點、貨物數量,“鄉間貨的”會給出參考價格,并自動匹配適合的司機。短短幾十秒鐘,車主就可以找到司機了。如果還需要搬運或者線路發生變化,雙方還可以自行協商、自主議價。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