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玉米“一糧獨大”正在改變

   2016-12-21 經濟日報5990
核心提示:東北地區作為我國的“大糧倉”,玉米庫存量占到玉米庫存量的一半。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就要從源頭上減少東北玉米種植面積,改變玉米“一糧獨大”的局面。
  東北地區作為我國的“大糧倉”,玉米庫存量占到玉米庫存量的一半。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就要從源頭上減少東北玉米種植面積,改變玉米“一糧獨大”的局面。
 
QQ截圖20161221093051
 
  做好結構調整“加減法”
 
  黑龍江賓縣長安鎮營口村營口屯農民楊成發今年種植玉米97畝,其中40畝是租種土地,今年玉米種植收益下降,他只收入5萬多元,比去年收入下降了一半多。楊成發也在考慮調整種植結構,但還沒想好種什么。“如果大豆玉米輪作有補貼,我會考慮種植大豆。”楊成發說。
 
  賓縣是產糧大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東北四省區的烤煙生產重點縣、黑龍江省肉牛和地產果生產基地縣,縣域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但是,近年來賓縣農業結構嚴重失衡。2016年,全縣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244.7萬畝,其中玉米224.9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近92%。曾經長期從事農業工作的賓縣縣委宣傳部部長馬哲說,縣里正在研究種植結構調整的相關情況,要充分發揮山林資源豐富,果蔬、烤煙等產業基礎較好的優勢,按照“東煙、西菜、南果、北稻”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調優區域布局、調強優勢作物、調高經濟效益。今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較去年減少14.33萬畝。
 
  賓縣屬于玉米大豆輪作區,大豆種植面積一度占到全縣耕地面積的40%。近年來大豆面積急劇萎縮,今年大豆面積只有2.1萬畝。恢復玉米大豆合理輪作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種植面積,是賓縣調整種植業結構的重要選項。“如果大豆單位面積產量、種子、栽培模式獲得突破,如果目標價格能夠執行到位,將會逐步恢復大豆種植面積。”馬哲說。
 
  今年以來,東北地區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預計玉米面積減少2300萬畝,玉米“一糧獨大”的局面有所改變。黑龍江種植結構調整已經實現了“一減七增”,今年玉米比上年調減1922萬畝,水稻、大豆、小麥、馬鈴薯、雜糧雜豆、經濟作物和飼料飼草作物分別比上年有所增加。
 
  黑龍江是我國糧食核心主產區,是保障糧食的“壓艙石”,需要為調整種植結構確定一個合理的邊界。黑龍江省農委種植業管理處的郭家勇說,黑龍江要在保障糧食的前提下,調減玉米、穩定水稻、增加大豆雜糧、擴大草蓿果蔬。到2020年,全省糧食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玉米面積調減到9000萬畝左右,水稻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以上,大豆面積達到4000萬畝以上。
 
  農業結構調整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而是在逐步改變失衡的農業結構基礎上,優化區域結構,優化糧經飼比例,優化品質結構,推動農業生產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同步推進。
 
  郭家勇說,未來黑龍江將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三個體系”建設,做好農業加減乘除大文章。調優布局,打造各具優勢的產業帶和優勢產區,建立與市場相適應、與資源稟賦相匹配、相協調的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積極推廣米改豆、米改麥、米改雜、米改經、米改飼等種植模式,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罐”。調優模式,著力解決好種植標準、栽培技術、耕作方法、輪作制度等問題,在調結構的過程中轉變農民生產理念,加快粗放生產向精準生產轉變,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和產出效益。調優品質,瞄準消費者需求、加工企業需要和農業生產急需,加大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專品種培育力度,擴大訂單農業和專品種生產,特別是大力發展中高端綠色有機食品,確保舌尖上的。
 
  用好補貼政策要算細賬
 
  在東北玉米大豆輪作區,恢復大豆種植面積是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大豆比較效益低仍是制約大豆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的首要因素。專家認為,恢復大豆玉米輪作,需要整合利用好現有的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和大豆玉米輪作補貼政策。
 
  吉林榆樹市是產糧大縣,坐落在黃金玉米帶上。全縣耕地面積586萬畝,2008年以來,大豆種植面積由80萬畝萎縮到現在的4萬畝,玉米種植面積擴大至300多萬畝。榆樹市農業局副局長邵建庭說,取消玉米臨儲政策,為調減玉米面積帶來了難得的契機,榆樹市準備在種植結構調整中,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力爭2020年達到80萬畝。
 
  增加大豆種植面積,關鍵要看經濟效益。種玉米劃算,還是種大豆劃算呢?邵建庭給記者算了三筆種植玉米、大豆的投入賬、產出賬和補貼賬。
 
  當前實行的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基本保障了優勢產區農民種糧收益基本穩定。目前市場玉米(含14個水)為每市斤0.70元,大豆目標價為每市斤2.40元。一是投入賬。榆樹市1公頃玉米種子、化肥等物化成本6620元,租地成本7500元,總計投入14120元。1公頃大豆物化成本4200元,租地成本7500元,總計投入11700元。1公頃玉米比1公頃大豆多投入2420元。二是產出賬。玉米按每晌地產22000斤和市場價0.70元計算,售糧收入15400元,減去物化成本和租地成本,純收入1280元。大豆按每晌地產5000斤和目標價2.40元計算,銷售收入12000元,減去物化成本和租地成本,純收入300元。1公頃玉米純收入比1公頃大豆純收入多980元。三是補貼賬。玉米降價補貼每公頃2500元,玉米每公頃比大豆多收入980元,所以每公頃大豆補貼不能低于4000元,才能把種大豆和種玉米收入差距補齊或略多。
 
  “按照《吉林省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要求,榆樹市按10%提取補貼資金,根據測算,可提7000萬元,每公頃補貼4000元,可補貼20萬畝以上。要進一步增加大豆種植面積,需要加大扶持力度。”邵建庭說。
 
  記者了解到,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在保障農民種植收益的同時,還進一步擴大了玉米與大豆的種植收益差距。東北地區要部分恢復大豆種植面積,需要整合各類補貼資金,補齊大豆與玉米的收益差距,才能激發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黑龍江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充分運用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探索開展耕地輪作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整合9.75億元資金推動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實施米改豆650萬畝。結構調整難度大的市縣出臺激勵政策,共安排3.1億元資金專門用于結構調整。目前黑龍江大豆已經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大豆由2015年的3532.4萬畝增加到今年的4683萬畝,增加了1150.6萬畝。
 
  當前大豆產量低是導致大豆種植效益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邵建庭表示,還應該通過提高大豆單產和品質提升市場競爭力。支持大豆科技創新,根據大豆結構調整需要,選育高產、高油、高蛋白品種。建設一批增產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的可持續發展的大豆生產核心區域,實行連片種植,提高規模種植效益。提高單產,推廣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推進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創建一批畝產200公斤以上的種植典型。提升大豆品質,2020年將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提高2個百分點,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個百分點。
 
  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結構
 
  如今,農民已經深刻感受到玉米收儲政策帶來的陣痛,認識到調整農業結構勢在必行。但是,由于政策和技術指導的滯后,導致上下信息不對稱,農民有些茫然,不知道將會調整到什么程度?不知道玉米價格會降到多少?不知道明年該種啥?
 
  黑龍江慶安縣歡勝鄉永勝村農民李發是典型的種養殖大戶,他家今年種了150畝玉米,其中120畝是租種的,加上每畝地政府給的153.92元的補貼,正好不賠不賺。而他家今年的主要收入來源,則是靠養殖1000多只山雞賺了六七萬元錢。李發告訴記者,他現在還沒有想好明年種什么,如果租金不能降到心里價位,他有可能不再租種土地,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山雞養殖上,進一步擴大山雞養殖規模。
 
  農業結構隨著農產品供求格局變化進行階段性調整是常態。農業結構調整要以市場為導向,同時充分發揮政府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針對農民的茫然和盲目,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服務,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要加大市場信息指導服務力度,重點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的綜合、跟蹤和發布,讓農民及時了解和掌握,確定調整自己的種植方向。
 
  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從而帶動農民調整種植結構。黑龍江隆信銳意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加工15萬噸玉米的飼料企業,主要為伊利、現代牧業等國內一些大型乳制品企業的奶牛場提供蛋白飼料和能量飼料,對玉米的品質要求較高,多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高品質玉米。公司董事長何彥輝告訴記者,公司未來要發展有機飼料,因此計劃大面積流轉土地,建立高品質玉米種植基地。目前公司已經建有4萬畝的有機玉米種植基地。
 
  發揮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吉林榆樹市環城鄉貴家村增益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占有,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主動調整種植結構,種植比利時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優質玉米品種和月筧草、馬鈴薯、西瓜等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今年合作社經營500多公頃土地,純收入達200多萬元,絲毫沒有受到糧食價格下跌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要求加入合作社。”馬占有說。
 
  引導農民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當前,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綠色有機農產品市場需求巨大。肇東市農業局副局長朱秀軍說,該市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著重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組織了27個綠色食品企業和合作社,協調農民帶地入社,種植有機谷子、有機鮮食玉米、有機雜糧雜豆以及綠色蔬菜等農產品,通過注冊品牌,實現精深加工,每斤小米賣到15元,高的賣到50多元,是玉米效益的3.6倍。今年肇東市縮減玉米面積23.5萬畝,全部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效果非常明顯。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