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合作社+電商模式——新農業的“弄潮兒”
2016-11-15
宿遷網5820
核心提示: “我也曾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是每次回家看到農村的勞動力都是老人,心里很難受,所以才決定回到生我養我的家鄉做一名新型農民。在農村同樣大有可為,更重要的是農村需要我們這樣的年輕人。”談起自己的事業,今年剛剛30歲的唐瑋一臉驕傲。
“我也曾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是每次回家看到農村的勞動力都是老人,心里很難受,所以才決定回到生我養我的家鄉做一名新型農民。在農村同樣大有可為,更重要的是農村需要我們這樣的年輕人。”談起自己的事業,今年剛剛30歲的唐瑋一臉驕傲。
中專畢業后,唐瑋就在外地打工,一出去就是十年。2013年,他決定回家創業,在他的家鄉泗陽縣裴圩鎮良種場承包土地創辦了家庭農場,刻苦鉆研種植技術,種植優質小麥和水稻。農場運作穩定之后,他又創辦了植保和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業生產服務,方便其他農戶的同時,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天時地利只待有心人
“辭職回到家鄉后,我一直在思索應該搞什么項目。”唐瑋告訴記者,他從小在洪澤湖邊上長大,這里的水和土地資源都很豐富。而且政策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鼓勵開辦家庭農場,政府大力推動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支持打工者回家鄉創業。“正可謂天時地利,所以我在2013年5月注冊了泗陽縣春風家庭農場,承包了300余畝土地,準備進行稻麥輪作。”
“種地不能光靠老一套,所以我又拿起了書本進行學習,并請教當地農技專家,向專家取經。”唐瑋說。
經泗陽縣農委等相關農業部門推介,唐瑋決定在他的家庭農場種植濟麥22、淮麥33等小麥主流品種,以及優質的南粳9108水稻品種,這個品種屬半糯類型,為優質食味品種。種植方式采用機插秧和小麥機械勻播技術,同時采用測土配方施肥、秸稈全量還田及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技術。
為了學好學精各種栽培管理技術,唐瑋經常到農技部門請教,有時也請專家到現場指導解決問題,農場糧食產量比最初直播稻有了明顯的提高,品質也有了較大的改善,而且農藥、肥料成本降低約30元/畝。
經過三年的發展,唐瑋的家庭農場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到近800余畝,種糧年純收入在20萬元以上。
農業服務大有可為
有了種糧的穩定收入,唐瑋本可高枕無憂,但他并不滿足。此時他的農場已從之前擁有一兩臺機械發展到現在的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插秧機、植保機和烘干機等機械一應俱全。隨著農場規模不斷擴大、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唐瑋想著,自己是富起來了,那么周邊的村民怎么辦呢?搞服務業的念頭開始在唐瑋腦中盤旋。
為了服務村民、帶動村民一同致富,唐瑋又創辦了泗陽縣萬達植保專業合作社和泗陽縣萬通農機專業合作社,利用自己的機械、技術為廣大農戶服務。每次施藥服務約2000畝,全年服務約12000畝次,每次防治由植保站根據測報確定防治用藥配方,然后從廠家購買大包裝的農藥,僅此一項年純收入在12萬元以上。還應農戶要求,提供育秧、機插秧服務,年純收入約10萬元。此外,為外出打工農戶或沒有勞動力的農戶提供收、種、管全程托管服務或任選服務。總之農戶需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服務。
品牌網銷有“錢”途
唐瑋種植的南粳9108由于食味好,稻谷市場價較一般粳稻貴了0.4元/公斤,還供不應求。唐瑋眼前一亮:何不開個店專賣優質大米等農特產品呢?
今年2月,唐瑋注冊了“通瑋”牌洪澤湖生態香米,經江蘇省農業委員會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又申領了營業執照開辦實體店,網店也同時上線運營,大米包裝有禮品的、普通的,重量從2.5到25公斤,應有盡有,沒想到僅8個月時間共銷售了20多萬斤,純利潤較銷售稻谷又翻了一翻。
“今年‘雙十一’的銷量不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唐瑋興奮地告訴記者。
增收啟示
家庭農場越來越多,但能真正把握住市場脈搏的卻不多。種植的作物要根據市場需求而變化,不能盲目耕種。產品質量提上去后,還要打開銷售渠道,互聯網無疑是個選擇。在家庭農場、農戶較多的地區,專業的生產服務也必不可少,大有可為。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