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黑龍江墾區現代農業航母提速前行

   2016-08-01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董新英 吳樹江4240
核心提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指出:“糧食是的重要基礎,要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優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指出:“糧食是的重要基礎,要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優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產效益。”“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要統籌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用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為了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龍江發展實際,本報今起開設“田野就是青紗帳現代農業在農墾”專欄,報道農墾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的典型探索,以及我省墾區加大改革力度,推動資源資產整合,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形成農業領域航母的長期努力和實踐。
 
  7月,記者一行先后走進農墾九三管理局、建三江管理局、紅興隆管理局、寶泉嶺管理局的10余個農場,感受墾區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步伐。
 
  從1947年北大荒(600598,股吧)拉開開發建設序幕至今,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黑龍江墾區已經發展成為我國耕地規模、現代化程度、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累計生產糧食5706.4億斤,向交售商品糧4452.2億斤。
 
  黑龍江墾區用69載風雨兼程,為糧食做出了突出貢獻。歲月的車輪滾滾,墾區闖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農業建設之路。

  萬畝良田原生態

  精準作業精準管理顯優勢
 
  走進現代農業示范區——七星農場,平整的稻田映入眼簾,千畝大地號在這里并不稀奇。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的二樓遠眺,用不同水稻品種種出的“中華大糧倉”幾個大字尤為搶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個大字由電腦設計人工插秧而成。
 
  墾區種田機械化早已不是新鮮事,精準作業、精準管理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更為重要。在該中心,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師王曉亮正帶領學生進行項目測試,王曉亮告訴記者,經過五年時間,他們研發的水稻節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統已經在一些農場投入使用。這套系統在田間安裝智能水稻格田水位自主控制器,再利用太陽能輔助,通過手機和電腦就可以完成稻田灌溉,灌溉水層高度可以到厘米,這也是農業物聯網的科技展示。
 
  廣袤的田野,離不開善琢磨、敢創新的播種人。張景會今年54歲,是七星農場管理區37作業站的水稻科技示范戶,在他家的地頭小院里有一塊“七星科技小院”的標牌,他的稻田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實踐基地。張景會從1995年開始種水稻,如今每年種地668畝,從人工插秧到機械插秧,從畝產不到1000斤到畝產近1400斤,張景會一直緊隨科技發展的腳步,今年他專門辟出一塊地進行水稻品種對比試驗,開始嘗試簽訂訂單種植鴨稻米。
 
  省農墾總局副局長徐學陽介紹,墾區廣大干部職工緊緊圍繞全省“五大規劃”和“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按照穩稻玉、擴豆薯、強經飼、提品質、突綠色、增效益的原則,扎實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產能,使墾區農業在高起點、高基數上連續獲得豐收,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二連增”。
 
  大水利大農機

  為現代大農業保駕護航
 
  在青龍山農場,青龍山灌區施工場面熱火朝天,位于我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腹地的青龍山灌區一期渠首泵站工程施工開始進入“”。
 
  在紅興隆管理局八五二農場航化站,來自新西蘭的農用飛機駕駛員托德駕駛農用飛機“畫眉鳥”在空中作業,每天2萬畝的作業面積,節能,種植戶紛紛叫好。
 
  在八五二農場現代農機裝備指揮中心,“亞洲犁”挺拔矗立,一天一夜可翻地1600畝。
 
  現代農業離不開水利建設和農機投入。“十二五”以來,墾區基本建成“四大”水利工程體系,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81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5%,比2010年凈增482萬畝。已建成生態高產標準農田1548.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6%。
 
  2015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930.9萬千瓦,比2010年增加259.3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率達98.6%。2015年農機更新總投入20億元,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8億元,新增國內外各類機械3萬臺件。重點推廣了大馬力深松、免耕精量播種、四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大型智能化浸種催芽、玉米秸稈處理等十幾項新機械和農機新技術。肇東農用機場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北大荒通航農用飛機保有量已達92架,全年完成農業航化作業面積2282.2萬畝。
 
  轉方式調結構

  打造種養加銷全產業鏈
 
  探索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墾區先行。據悉,墾區實施“三減”示范面積19.6萬畝,與常規相比化肥減量達5%,農藥減量3%。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205萬畝。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17萬棟,占總數的47.6%,種植食用菌、蔬菜等面積10.5萬畝,增收效果顯著。通過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有效提升了墾區科技支撐能力,墾區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8.75%。
 
  省農墾總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王有國說,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墾區要打造種養加銷全產業鏈,依托墾區400億斤商品糧基地的巨大優勢,做強食品產業,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在青龍山農場第六管理區,一排整潔的鴨舍矗立在稻田邊,成群的鴨子追逐嬉戲。在稻田邊的水面上,隱約能看到螃蟹。青龍山農場農業生產部部長李清軍告訴記者,這個管理區今年次試種鴨稻米,首次嘗試稻田內養蟹。現在這片稻田內養殖了2000多只鴨子,300多斤螃蟹苗。
 
  近年來,墾區涌現出一批如勝利農場有機水稻,綏濱、普陽農場富硒有機大米,五九七、慶陽、延軍、二九一農場水稻大棚二次利用發展食用菌,肇源、寶泉嶺、慶陽農場有機“鴨稻”、“蟹稻”,雙鴨山農場棚室蔬菜,榮軍農場有機雜糧等先進典型,引領和促進了墾區種植結構優化,職工持續增收。
 
  畜牧業發展質量效益同步向好。墾區以發展“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圍繞現代示范奶牛場和小區牧場化建設、乳肉兼用牛項目推進、苜蓿產業發展“三項”重點任務,大力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2015年在23個農牧場新建千頭現代示范奶牛場53個,引進國外良種奶牛2.69萬頭。
 
  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王兆力在“糧頭食尾座談會”上說,要建體系調結構轉機制做好“糧頭食尾”大文章,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承擔起為生產糧、貢獻糧的歷史重任,當好糧食的“壓艙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