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麥收用上了滴滴打“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麥收大會戰中,“互聯網+”正成為一大亮點——山東麥收用上了滴滴打“機”。
6月7日,短短10分鐘,高青好年景蠟質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加燕的6部手機亮了7次。“萬畝麥子的收割,全指望這些手機了。”郭加燕說。
去年,郭加燕與鄰省的一家農機企業達成了1000畝小麥的收割合作意向,“但僅僅割完100多畝地,這些人就跑了,我們只能讓農戶臨時再找收割機,一畝賠了15塊錢給他們。”
今年,郭加燕的合作社共簽約了1萬2千畝小麥。收割時節,郭加燕把找農機企業的任務“交給”了互聯網。在她的一部手機里,記者看到密密麻麻20多個農機交流合作微信群,今年合作社的農機將全部從這些農機合作群里招標。
“網上會有我們行業自己的圈子,你不講誠信,全省合作社圈子的人都知道,誰還用你?”郭加燕告訴記者。
今年,在我省,像郭加燕一樣使用互聯網來幫助夏收的人不在少數。日前,在嘉祥舉行的三夏麥收開機儀式上,e田科技推出的“e田互聯網平臺”也上線了,該平臺包括了針對種植戶使用的“作業寶”、針對農機手使用的“靠譜作業”等。該平臺能夠動態提供小麥種植面積、麥收時間、麥收進度信息,農民和農機手可以快速通過e田互聯網平臺進行供需對接。
山東永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振華今年就通過“靠譜作業”解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以往一到夏收季節就要到處找機手,價格、機型、天氣、信任問題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糧食無法按時收割,每到三夏收麥就成‘老大難’。”兩個月前,劉振華與“靠譜作業”的互聯網平臺簽訂了收割協議,對方不僅以低于市場價15元到20元每畝的價格收麥,并且還免費提供運輸服務,問題迎刃而解。據了解,目前該平臺上已經注冊超過12萬的種植業戶,約5萬名農機手。
今年山東小麥播種面積達到5687萬畝。這么多的小麥要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全部收獲歸倉,其間還要面對復雜多變的天氣因素,農機手和種糧大戶的溝通顯得格外重要。“互聯網+”把農機手和種糧大戶連接起來,是一個有效的破解之策。
記者從省農機局了解到,各級農機部門也正在積極推廣“農機通”手機APP,它借鑒“滴滴打車”模式,實現農機手和種植戶免費交易,提供點對點服務,目前已通過該平臺實施作業1萬多畝。
“你們城里人有滴滴打車,我們莊戶人有滴滴打‘機’,夏收找聯合收割機不再犯愁了。”山東濟寧兗州市興隆莊鎮種糧大戶關鵬鶴,指著手機上自己剛下的訂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