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產業融合背景下的農機裝備產業發展
中國作為全球大農機制造和使用大國,占有規模優勢。從2005-2014年,這十年間農機行業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在機械行業名列前茅,被稱為農業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2015年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283.68億元,同比增長7.39%,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與2012年增長17.84%、2013年增長16.31%、2014年增長8.55%,相比下滑明顯。但是從機械行業總體看,2015年農機行業依然是運行較好的一個行業。首先農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7.39%的增幅高于機械行業3.32%增幅,也高于汽車4.74%的增長和機床工具3.25%的增長,同期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更是下降了8.08%,內燃機行業也下降了3.31%的。其次,農機行業利潤增幅比機械行業利潤增幅高6個百分點。2015年1-12月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利潤總收入額251.93億元的,比上年增長了8.88%,利潤增幅高于收入增幅1.5個百分點,同期機械行業利潤增幅為2.46%。
雖然行業發展相對穩定,但由于結構性問題,在農機行業有的領域趨近飽和,有的領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尤其是智能控制系統、大型復合作業以及丘陵山地輕小型等裝備還有很多空缺。未來我國農機行業能否繼續保持黃金態勢?科技創新能否支撐整個農機行業的發展?帶著這些問題,2016年3月31日,本刊記者來到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對陳志會長進行專訪。
記者:從2004年到2015年中國農業機械行業發展迅速,在整個機械行業名列前茅,這十年間我國農機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陳志:農機市場的剛性需求,是農機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同時,自2004年以來,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投入由最初的7000萬元逐年大幅增加至2015年237.55億元,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補貼政策在提高農民購買能力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農機行業的飛速發展。在農機市場的剛性需求、農機購機補貼政策的強力推動、農機裝備關鍵技術的突破等原因下,十年間,我國農機行業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產品開發、制造能力、質量保障、管理及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在產品開發能力方面,骨干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逐步形成;在產品制造能力方面,很多企業通過購買激光切割機、焊接機器人、電泳處理流水線等先進裝備,大大改善了加工制造能力和產品品質;在質量保障能力方面,部分企業開始出資建立相關的試驗驗證、檢驗檢測平臺,健全企業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企業管理能力方面,大中型企業積極嘗試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運用到企業日常管理、經銷商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在綜合服務能力方面,大企業積極轉變理念,開始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服務。
第二、技術進步明顯,主要產品產量增長迅速,滿足國內90%市場需求。大馬力拖拉機、大型聯合收割機、青飼料收獲機等主要產品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基本滿足國內市場。拖拉機大型化、配套化的趨勢明顯,2015年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598.6萬臺,同比增長5.4%。糧食生產急需的水稻插秧機、玉米聯合收獲機保持高速增長,保有量分別達71.2萬臺、41萬臺,同比分別增長7.1%、19.5%。
第三、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行業結構逐步優化。我國農機制造規模以上企業2300多家中包括了主機生產廠、配套件生產廠,形成相對較為完整的農機產業鏈;行業結構不斷優化,行業集中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培育了一批骨干龍頭企業,包括主機制造企業和零部件生產企業。
第四、要素資源包括人才、資金、技術和裝備等已全球流動,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十年來,我國農機市場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國際農機企業來華投資拓展業務,外資進入中國加速。全球市場一體化的競爭格局之下,中國農機企業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開始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主動融入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記者:當前我國農機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有哪些?
陳志:與強國相比,我國農機行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表現在: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附加值產品自給率低;產業集中度偏低,同質化競爭現象突出;發展方式相對粗放,質量和效益有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信息化水平低,“兩化”深度融合差距較大;節能、環保以及質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未來十年,中國農機行業發展將面臨以下制約因素:
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產能過剩風險進一步加劇。在農業裝備市場規模迅速膨脹的背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長期積累的矛盾顯現,產品同質化已成為農業裝備行業的挑戰。
長期提質增效目標下,短期內產業將面臨陣痛。中低端傳統農業機械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進入低利潤時代;高端產品缺乏核心技術,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
創新能力不足成為農機行業發展“軟肋”。隨著技術壁壘的增強,以低成本獲得國外技術的空間正在縮?。徊⑶?,我國農機行業自主創新體系尚未完全形成。大部分傳統產業低成本優勢難以為繼,而高技術領域則面臨核心技術缺失的嚴峻挑戰。
供需雙趨緊約束下企業經營壓力將不斷加劇。在當前低端市場飽和、高端市場缺乏核心競爭力、供給面約束愈發趨緊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在轉型升級的陣痛中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記者:未來十年,中國農機行業能否繼續保持黃金發展態勢?
陳志:盡管中國農機行業進入新常態,發展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但糧食政策的保障,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等措施,為農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中國農機行業將繼續保持黃金發展態勢。
首先,政策利好帶來發展機遇。近年來,對農機行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為農機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2016年的中央1號文件在“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部分,提出加快研發高端農機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農機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表明我國農機裝備將向中高端產品發展。農機裝備被列入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之一,為農業機械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也為未來十年我國農機裝備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重點。農業部《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提出力爭2020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而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為農機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同時農業部也將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提上日程,提出到2020年實現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化肥與農藥利用率的提高,離不開高端智能化的農業機械,這就促使今后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增加。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常態化,將進一步調動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從而推動農機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農業部農機化司李偉國司長提出“縮范圍、降定額、促敞開”的九字方針明確了今后農機的補貼方向。
其次,經營主體的變化為農機行業發展提供源動力。過去十年,我國農業的經營主體是小家小戶的農民,人均擁有耕地不足0.1公頃,大型智能化的農業機械對他們來說不僅難以負擔,而且更無用武之地。從2014年開始,開始鼓勵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在各地開始涌現出來。這些經營主體的經濟條件與土地規模的提高,對大型智能化農機有了需求。特別是201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堅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骨干力量”,農業經營主體的改變將促使農機裝備服務對象的改變,從而拉動了農機行業從傳統行業向現代化和智能化轉變。
再次,農機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的升級提升我國農機行業的競爭力。從結構調整上來看,產品集中向優勢企業、大型骨干企業、龍頭企業集聚的趨勢明顯,一些沒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小企業已經很難生存。從產品來看,2015年,整個拖拉機產量產值都是下降的,但100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增長了33%,產品結構的優化速度非常快,效果明顯。小麥收割機,6千克/秒以上喂入量機型代替2-3千克/秒喂入量機型;小兩行的玉米收割機數量已經微不足道,三行四行的自走式玉米收割機已經占產品主體。從產業升級上來看,從2013年以來,中國農機行業協會致力于解決農機行業“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問題,提出“低端轉移、中端提升、高端突破”的戰略,同時,環保部《關于實施第三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公告2016年第5號]的出臺,也倒逼企業主動進行技術升級,提升產品的品質,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
記者: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如何看待農機行業的科技創新?
陳志:農機制造2025的一個重點工作就是堅持創新驅動,實現重點突破,推動中國農機行業轉型升級。
對農機行業來說,目前主要是國產設備在滿足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產生的對機械的需求。國產產品基本滿足國內90%的市場需求,盡管在產品智能化、可靠性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差距,但國內企業依然是中國農機產業的主體力量。對于農機產業來說,盡管大學是重要的科研力量,但在市場銷售的產品大部分都是來自農機企業的研發,正在逐漸解決科研與經濟脫節的問題,農機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的科技資源和科技項目向企業集聚,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培育以及產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在近四五年時間,一些農機龍頭企業,非常重視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正在通過整合資源、戰略重組和自主創新快速地進入中高端,并向高端轉移,努力改變國內農機中高端市場幾乎被國外洋品牌壟斷的局面,在2015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中國一拖、雷沃重工、中聯重科、五征集團等都發布了高端新品,展示出中國農機行業正在從傳統朝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與先進制造方向發展。
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加速,新的工業革命已席卷而來,“中國制造”正邁上制造強國的新征途。身處轉型關口的中國農機制造業面臨著重重考驗,農機行業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標,注定任重道遠。
- 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
- 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冠亞軍東方紅和東風,新疆上半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黑龍江11大拖拉機有的名氣不大,補貼銷量、主銷機型與價格
- 前三占比超四成,內蒙古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85412024年11月10大輪式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6712冠亞軍東方紅和東風,新疆上半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6153黑龍江11大拖拉機有的名氣不大,補貼銷量、主銷機型與價格
- 15924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395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636前三占比超四成,內蒙古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567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018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879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