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農業,“協同”才能走得更遠
2016-04-13
中國科學報5040
核心提示: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重大的戰略,而農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現代農業協同發展更是重要的支撐。 近日,經商京津
近日,經商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農業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助力現代農業這個支點來撬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專家們表示,《規劃》的出臺是有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兑巹潯肪哂泻畏e極意義?又將面臨哪些困難?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衍生出的許多問題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科技幫扶促提升
現代農業可以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點,盡管三地在農業上的合作有了一些初步的發展,已簽署合作戰略框架協議等,但是由于河北科技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人才資源配比較低、資金相對缺乏等問題,河北農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道路中腳步緩慢。
比如,與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水平相對滯后,農業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轉化率偏低,農業污染嚴重。
“根據現實的情況,《規劃》的出臺是有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孔祥智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問題課題組”研究員邢東田也表示贊同。
在孔祥智看來,《規劃》其實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一個子規劃,是其中關鍵的一分子。《規劃》將側重解決當前京津冀這個大區域農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比如怎么更好地配置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等。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北京、天津由于發展迅速,兩市的科技、人才和資金要素密集,而相鄰的河北的土地、勞動力和生態資源則相對較為豐富?;谶@些原因,三地農業協同發展兼具稟賦基礎和互補優勢。
根據《規劃》的內容,力爭到2020年,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京津農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河北部分地區、部分行業跨入農業現代化行列。
“要實現這一步,就需要科學技術的擴散,將北京、天津的優勢科學技術往河北推廣,比如在河北建立基地、做實驗、引進科技人才等,用高水平的科學技術幫助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孔祥智說,對于河北農業來說,要承接這些高科技成果、設備、人才等,對其發展也是一個提升。
據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就將聯合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和天津農科院發起成立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創新聯盟。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這個區域內的農業科技資源整合起來,開展三地聯合攻關和科技服務,為優化區域農業結構、提升農業效率,提供科技支撐。”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目前,他們正在著手建立一批聯合實驗室和示范基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已從自有資金中劃出5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開展環首都14縣優質蔬菜生產集成技術體系研究和張家口現代生態景觀農業研究。
發展應以生態為前提
根據《規劃》要求,京津冀三地現代農業應在六個方面強化協同。推進產業協同、推進市場協同、推進科技協同、推進生態建設協同、推進體制機制協同、推進城鄉協同。
其中,生態領域成了專家們關注的重點。《規劃》中也有提到生態修復和環境改善等內容。
“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業發展到現在,雖然提升了產量,但是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出現了現代食品問題。”邢東田表示出了很大的擔憂。
據了解,傳統的農業現代化可以概括為“四化”,即機械化、科學化、水利化和電氣化,但是隨著發展不斷加快,弊端也逐漸彰顯出來。由于農藥、化肥等的大量使用,農業已經成為了污染大戶。
除此之外,華北地區水位也出現嚴重下降,過量抽取地下水已經把這個地區抽成了一個地下“漏斗”。而華北平原地下水超采與農林灌溉用水密切相關。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重新定義和解讀現代農業,按照全范圍來說,最現代的應該是生態農業。”邢東田表示,實現農業現代化,應該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宗旨。
此外,《規劃》的實施,無論是規模化、產業化等都應該以生態為標準,《規劃》應該堅持“生態先行”,目前最重要的是嚴守生態紅線,防止繼續惡化,絕不能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
“現在是一個大轉型的時期,以前很多舊的觀念和做法已經走到了盡頭,需要作出改變,尤其是放在歷史這個大的發展脈絡中。”邢東田說,“生態農業將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成貴也認為,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的重點是生態環境建設和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供給,為落實規劃,應盡快出臺具體的支持政策,設立專項資金,啟動一批重點項目,以企業為主體推動區域內土地、資金、科技等要素市場的整合和優化配置,推進三地自然資源的綜合管理利用,實現農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重化目標。
為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規劃》提出啟動實施“菜籃子”生產和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央廚房示范等七大重點工程。
三地如何協調是關鍵
有關專家指出,《規劃》的發布將有力推進京津冀地區農業協調、均衡發展,對確保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是很難協調的,要實現非常困難。”孔祥智提出了《規劃》能不能落實的一個關鍵因素,“《規劃》的實施,關鍵還是看三地如何真正做到協調。”
近年來,京津冀現代農業對接合作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三地定位不同、各自利益的驅使等原因,三地在協作意識、資金融通、政策統籌、資源分配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協調的情況。
邢東田指出,《規劃》具體實施的時候,應該要有一些細則來促進規劃合理的落地。
在孔祥智看來,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應是建立一個協調的具體機制,讓這種協作機制促進三地相互溝通和發展。“比如,像環保領域那樣的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當PM2.5達到多少值時,就要啟動應急預案,這時三地都要采取切實的行動。”
專家表示,只有這三個地方真正實現了很好的協調,才能有效地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協同發展。“雖然很難,但是我們已經在慢慢地往前走,通過大家齊心協力,一定會實現的。”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