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合作社貸款為啥難?
農業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宗毅及其團隊,在兩年的時間里通過電話、郵件、實地調研等手段,對研究所農機化發展研究中心的100個固定觀察合作社進行數據采集,有效樣本98個,本文根據樣本數據就農機合作社這一新型主體在金融需求方面的特征、金融獲取障礙、金融供給有效性等方面展開論述,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與建議。
農民數量大,高度分散,經營規模??;農業生產季節性強,周期長,受自然環境影響大;農民收入水平遠低于城市,缺乏合格的抵押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交通通訊條件差,信用環境欠佳等因素,決定了對農民的信貸服務往往具有高成本、低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這與銀行放貸要求可持續商業化運作之間存在較大矛盾。
融資需求強烈卻為啥難獲得
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規模較大(見表1),流動資金需求量大;同時資金用途多樣化,不僅局限于農機購置;目前合作社主要資金來源于自身積累與補貼,農機專業合作社資本規模大多在100萬元以上,經營流轉耕地規模大多在1000畝以上,年度毛收入也大多超過100萬元,因此對流動資金需求量較大。銀行貸款占比較小。
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融資需求較強烈,期望主要融資渠道為網點較多的農村信用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亦是期望渠道之一,同時期望獲得融資規模大多超過100萬元,調研樣本中,89.01%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有貸款需求(見圖2),過半農機專業合作社希望通過農村信用社獲得貸款,79.80%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希望采取信用貸款擔保方式,83.91%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希望還款期限在1年以上,91.20%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希望貸款利率在7%以下。
但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融資可獲得性差,與期望存在較大距離。半數合作社認為很難獲得貸款(圖3),55.10%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從未獲得過貸款(圖4),僅有12.24%的合作社獲得貸款資金超過100萬,獲得貸款的主要渠道是農村信用社,政策性銀行發揮作用不大,65.85%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實際獲得貸款利率高于7%,90.48%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實際獲得貸款還款期限低于1年,這些都與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期望差距較大。
通過分析可知,合作社抵押貸款和保證貸款存在較多障礙。當前農村金融市場面臨著農戶“貸款難”與金融機構“難貸款”的雙重困擾,而農戶有效擔保物匱乏、擔保物范圍狹窄、擔保方式滯后是限制農村正規金融結構供給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