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發布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平均畝產提高到1300公斤,總產達到1.3億噸左右;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45%,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占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
以下為全文:
農業部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
北京、河北、內蒙古、黑龍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廣東、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寧夏等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廳(委、局):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新形勢下糧食戰略部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把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樹立健康理念,科學引導消費,促進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F就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重要意義
保障糧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立足我國資源稟賦和糧食供求形勢,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樹立大食物觀,、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積極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意義十分重大。
?。ㄒ唬┩七M馬鈴薯產業開發,是打造小康社會主食文化的有益探索。還有五年時間就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這意味著13億多中國人都將進入一個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消費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呈現品質消費、綠色消費、個性消費新趨勢。食品的開發要適應這一變化和趨勢,拓展傳統主食文化內涵,展示不同主食文化品味,體現不同主食使用價值。馬鈴薯以其營養豐富著稱,特別是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成分,滿足消費結構升級和主食文化發展的需要。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培育健康消費理念,打造小康社會主食文化。
?。ǘ┩七M馬鈴薯產業開發,是破解農業發展瓶頸的有益探索。多年來,在農產品(000061,股吧)供給的壓力下,農業資源過度開發,導致耕地地力下降、水資源更為緊缺,資源環境已亮起“紅燈”。馬鈴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點,適應范圍廣,增產空間大。在抓好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同時,把馬鈴薯作為主糧作物來抓,推進科技創新,培育高產多抗新品種,配套高產技術模式,增加主糧產品供應,提高農業質量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持續發展。
(三)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馬鈴薯作為適應性廣的作物和市場潛力大的產品,是新一輪種植結構調整特別是“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理想的替代作物之一。把馬鈴薯作為主糧、納入種植結構調整的重點作物,擴大種植面積,推進產業開發,延長產業鏈,打造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種植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
?。ㄋ模┩七M馬鈴薯產業開發,是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的有益探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廣綠色環保技術,形成綠色發展新格局。馬鈴薯用水用肥較少,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在同等條件下,單位面積蛋白質產量分別是小麥的2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在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擴種馬鈴薯,減輕農業用水壓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
?。ㄎ澹┩七M馬鈴薯產業開發,是帶動脫貧致富的有益探索。到2020年,實現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目標,重點和難點在農村。馬鈴薯多種植在西部貧困地區、高原冷涼山區,既是當地農民解決溫飽的主要產品,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作物。把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開發,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與農戶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在馬鈴薯產業開發中分享增值收益,帶動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
與此同時,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也面臨難得的機遇。一是有發展理念的引領。“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促進提質增效奠定了基礎。二是有巨大市場的拉動。還有五年時間就實現個“一百年目標”,將進入消費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新階段,城鄉居民對馬鈴薯主食的消費需求將增加。“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拓展出口市場。三是有科技創新的支撐。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蓄勢待發,智慧農業、生態農業新業態應運而生,馬鈴薯提質增效內在動力持續增強。需要牢牢把握機遇,貫徹發展新理念,以強烈的責任、堅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引領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二、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思路原則和目標
?。ㄒ唬┛傮w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實施新形勢下糧食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固樹立“營養指導消費、消費引導生產”的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加強基礎建設,依靠科技創新,改進物質裝備,加快馬鈴薯主糧產品的產業開發,選育一批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建設一批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龍頭企業,培養消費者吃馬鈴薯的習慣,推進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產品向加工制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培育小康社會主食文化,保障糧食,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ǘ┗驹瓌t
——不與三大谷物搶水爭地。充分利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西南丘陵山區、南方冬閑田的耕地和光溫水資源,因地制宜擴大馬鈴薯生產。處理好馬鈴薯與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關系,不與水稻、小麥和玉米搶水爭地,構建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格局。
——生產發展與整體推進相統一。發展兩端,帶動中間,逐步完善產業鏈。既要穩定種植面積,依靠科技進步,選育新品種,推廣脫毒種薯和配套栽培技術措施,提高單產和改善品質;又要注重產品開發、工藝研發、裝備改進,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加工轉化增值。
——產業開發與綜合利用相兼顧。馬鈴薯是糧經飼兼用作物,既要開發主食產品,使馬鈴薯逐漸成為居民一日三餐的主食;又要拓寬馬鈴薯功能,廣泛用于飼料、造紙、紡織、醫藥、化工等行業,實現營養挖潛、加工增值。
——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發揮政府規劃和政策引導作用,集約資源、集中項目、集聚力量,加大財政投入,改善生產條件,扶持育繁推、產加銷一體化龍頭企業。更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以企業為主體,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科學引導主食消費,提高市場供應水平和企業競爭力。
——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協調。做好頂層設計、整體規劃、梯次推進。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產品先行先試。新品種新技術要遵循先試驗、后示范、再推廣的程序,新產品新工藝要由家庭烹飪、小規模烹制到工廠化生產逐步推進,消費引導要從家庭、餐廳食堂、到全社會逐次推開。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平均畝產提高到1300公斤,總產達到1.3億噸左右;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45%,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占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