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良種、大學技術共同助推棉花機械化進程
2015-07-17
濱州市農機所6660
核心提示:進入7月份以來,各種種植模式的機采棉在濱州市農機化研究所無棣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高標準試驗示范基地相繼進入花玲期,并呈現出良好的生長姿態。
由濱州市農機化研究所承擔 的“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黃河流域麥棉套(輪)作農機農藝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山東省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計劃項目——“基于機采棉的寬幅覆膜等行距精量播種機的優化提升”、參與的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華北棉區棉花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及農藝技術研究與示范”在無棣、濱城、沾化等縣區順利實施,院士的品種、大學的技術、多元化的模式、強強合作共同推進成為新一輪機采棉示范的亮點。
進入7月份以來,各種種植模式的機采棉在濱州市農機化研究所無棣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高標準試驗示范基地相繼進入花玲期,并呈現出良好的生長姿態。
一、院士的品種:更適合機械化收獲
據市農機局副局長成躍樂介紹,新一輪高標準機采棉示范,通過成熟種植模式試驗不同品種,成熟品種試驗不同種植模式,探索出適合山東棉區適宜機采的棉花品種、種植模式以及各個環節的作業機械。
據了解,今年核心試驗區已確定試驗示范的主打品種11個,以喻樹迅機采棉新品系中915、中棉619、中6913、中棉所50,袁隆平院士的品種機采1號、隆平1號等為主,這些棉花品種具備株型緊湊、莖稈堅硬不倒伏、早熟性好、吐絮集中、對脫葉劑敏感、有利于機械采收等優點。
二、直播、移栽、春播、夏播:示范模式多元
按照密植、化控、機收的全程機械化的高標準要求,在無棣、濱城、沾化基地,通過76cm等行距、66 10 cm、72 4 cm等不同模式的示范,種植密度在常規的3000株/畝的基礎上,示范5000株/畝、7000株/畝、10000株/畝、12000株/畝等6種密植模式。
三、中國農大:定制田間全程管理技術
機采棉的田間管理(植保環節)的機械化實施方案,由中國農業大學團隊量身定制,不僅提供苗期、蕾期、花鈴期、后期等管理的技術規程,并免費提供化控過程的藥劑。
進入7月以來,春播的機采棉陸續進入花鈴期。7月5日,記者在無棣示范基地發現,按照化控的技術規程進行化控的機采棉,已經開始顯現出它們的品種優勢:苗期出苗整齊,生育期漲勢較強;植株塔型,較緊湊,果枝節位高;莖稈粗壯,抗倒伏能力強;葉片深綠,中等大小;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無棣觀音堂基地,中915品種,5000株/畝,與常規棉花相比,雖然個頭不高,但平均每株果枝8-10臺(層),現花鈴十五六個。5000株/畝機采1號,平均果枝8-9臺(層)、花鈴十二三個。
四、強強聯合:“八仙過海”、共同推進
為推動高標準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農機化研究所與農業部南京所、中棉所、中國農業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省農機推廣站簽訂聯合協議,成立創新合作團隊,融合各方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強強聯合共同推進。
與農業部南京所合作進行育苗移栽機研發、試驗、檢測(已完成),進行打頂機的選型、性能檢測(正進行)。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進行全精控、化學打頂劑、脫葉劑等植保化控藥劑的試驗以及高地隙植保機械的選型、試驗;與中棉所合作進行適宜機采的品種篩選及其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試驗76cm等行距、66 10cm寬窄行兩種種植模式。(來源:濱州市農機所)
進入7月份以來,各種種植模式的機采棉在濱州市農機化研究所無棣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高標準試驗示范基地相繼進入花玲期,并呈現出良好的生長姿態。
一、院士的品種:更適合機械化收獲
據市農機局副局長成躍樂介紹,新一輪高標準機采棉示范,通過成熟種植模式試驗不同品種,成熟品種試驗不同種植模式,探索出適合山東棉區適宜機采的棉花品種、種植模式以及各個環節的作業機械。
據了解,今年核心試驗區已確定試驗示范的主打品種11個,以喻樹迅機采棉新品系中915、中棉619、中6913、中棉所50,袁隆平院士的品種機采1號、隆平1號等為主,這些棉花品種具備株型緊湊、莖稈堅硬不倒伏、早熟性好、吐絮集中、對脫葉劑敏感、有利于機械采收等優點。
二、直播、移栽、春播、夏播:示范模式多元
按照密植、化控、機收的全程機械化的高標準要求,在無棣、濱城、沾化基地,通過76cm等行距、66 10 cm、72 4 cm等不同模式的示范,種植密度在常規的3000株/畝的基礎上,示范5000株/畝、7000株/畝、10000株/畝、12000株/畝等6種密植模式。
三、中國農大:定制田間全程管理技術
機采棉的田間管理(植保環節)的機械化實施方案,由中國農業大學團隊量身定制,不僅提供苗期、蕾期、花鈴期、后期等管理的技術規程,并免費提供化控過程的藥劑。
進入7月以來,春播的機采棉陸續進入花鈴期。7月5日,記者在無棣示范基地發現,按照化控的技術規程進行化控的機采棉,已經開始顯現出它們的品種優勢:苗期出苗整齊,生育期漲勢較強;植株塔型,較緊湊,果枝節位高;莖稈粗壯,抗倒伏能力強;葉片深綠,中等大小;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無棣觀音堂基地,中915品種,5000株/畝,與常規棉花相比,雖然個頭不高,但平均每株果枝8-10臺(層),現花鈴十五六個。5000株/畝機采1號,平均果枝8-9臺(層)、花鈴十二三個。
四、強強聯合:“八仙過海”、共同推進
為推動高標準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農機化研究所與農業部南京所、中棉所、中國農業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省農機推廣站簽訂聯合協議,成立創新合作團隊,融合各方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強強聯合共同推進。
與農業部南京所合作進行育苗移栽機研發、試驗、檢測(已完成),進行打頂機的選型、性能檢測(正進行)。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進行全精控、化學打頂劑、脫葉劑等植保化控藥劑的試驗以及高地隙植保機械的選型、試驗;與中棉所合作進行適宜機采的品種篩選及其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試驗76cm等行距、66 10cm寬窄行兩種種植模式。(來源:濱州市農機所)
標簽:
棉花機械化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