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五常大米再敲警鐘 農業品牌保護迫在眉睫
2014-12-26
黑龍江經濟報6830
核心提示:7月13日以來,國內市場上流通的假冒偽劣五常大米被媒體曝光,多家生產加工企業被查封。這起事件使得五常大米的品質遭到了質疑,五常大米產業受到了沖擊。
7月13日以來,國內市場上流通的假冒偽劣五常大米被媒體曝光,多家生產加工企業被查封。這起事件使得五常大米的品質遭到了質疑,五常大米產業受到了沖擊。
對于從前被奉為“貢米”頗受消費者青睞變成讓人談米色變的五常大米,黑龍江省寒地黑土農業物產協會會長張文明感到十分痛心。長期在農業和農產品領域從事研究的張文明認為,這起事件提醒我們,它損害的不僅僅是五常大米的利益,還使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產區的信譽受到了損害。我省應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包括五常大米在內的寒地黑土系列物產品牌倍加保護。
張文明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質優價的市場規律給這種“搭車”和“造假”行為創造了條件。好米差米都一個價,誰還愿意多花成本去生產好米?打個通俗的比方,比如一戶人家要娶媳婦,娘家客還沒上車,旁人把車坐滿了,結果娘家客被擠到了邊上。就像五常大米一樣,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大米占領了市場,真正的五常大米反而沒有賣上好價錢。
因為五常大米的優越品質和良好聲譽,長期以來,出現了“五常大米亂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的局面。“市場監管缺位,也是這種局面產生的原因之一。農產品和藥品有相似之處,但藥品的敏感度要強于農產品,所以近年來在藥品的打假和監管力度要比農產品更大一些”,張文明說:“‘五常’無罪,市場有責。農產品質量監管的任務是長期而艱巨的。”
張文明說,除了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自身也負有道德責任。與這起事件中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相比,像中糧、寒地黑土等骨干企業,產品的質量還是經得起考驗的。
在黑龍江寒地黑土農業物產集團采訪時了解到,五常大米也是該集團的主打產品。集團在精品專營店經銷的三綱牌五常大米即來源于產自五常市民樂鄉富勝村張儀屯的稻花香2號優質水稻。據了解,2009年12月,集團以高于當時市場價的價格從張儀屯簽約農戶手中收購了2000余噸優質稻花香米。為保證水稻的純正,集團收糧工作組吃住在老鄉家中,嚴格檢驗,杜絕非簽約水稻進入收購體系,并全部妥善保管于集團下屬的五常市寒地黑土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倉庫內。此外,該集團全部商品只在自己的零售終端銷售,徹底杜絕了產品魚目混珠。從農業專業合作社起步,一直到自己的銷售網絡終端,從種植到餐桌,黑龍江寒地黑土農業物產集團所經營的農產品整個過程全部有可靠的質量保證。
“政府部門加強監管,企業自身加強自律,還需要消費者增強品牌意識,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把我們的品牌保護好”。張文明說:“黑龍江的農產品總量大、質量好、品類多,由衷希望全社會都來保護好、利用好這個資源,讓包括五常大米在內的我省寒地黑土物產品牌能夠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