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怎樣才能兩頭甜—金融租賃介入甘蔗機收,讓蔗農企業都得利
2014-12-19
《農民日報》 9850
核心提示:一年一度的甘蔗收割又開始了。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在廣西1600萬畝糖料蔗林中,多了幾十臺切斷式大型聯合收割機的身影。
一年一度的甘蔗收割又開始了。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在廣西1600萬畝糖料蔗林中,多了幾十臺切斷式大型聯合收割機的身影。
這些機械中的大部分是通過金融租賃的方式購買的,不僅緩解了部分蔗農購機的資金壓力,每畝還可以省下300多元錢的人工收割費用,從總體上拉低糖料蔗的生產成本,并有望給當地的制糖業留下一定的發展空間。
砍蔗工緊缺給整個產業帶來了壓力
12月5日上午,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蓮塘村安定屯的一片甘蔗地里,廣西金融租賃支持購置甘蔗聯合收割機交付儀式有聲有色地開展著。作為農業部2014年金融支農試點項目之一,廣西的9家農機合作社借此領到了24臺大型切斷式甘蔗聯合收割機的鑰匙。
“通過這次金融租賃我們合作社就買了8臺。”南寧市冠信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增林對記者說,“接近160萬一臺,出30%的首付就可以把這個機器領回家。剩下的分3年還清,農業部全額貼息,還有農機購置補貼大概每臺50萬,所以我們壓力不是很大。”
劉增林告訴記者,如果各方面配合好的話,也就是地塊標準,天不下雨,種的行間距又適合機收,一臺機器一年五六千噸應該是可以的。再除去人工、機器損耗這些,一臺收割機一年應該可以凈收入四五十萬元。
儀式結束后,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甘蔗地里隆隆地動了起來,葉子、雜草瞬間從機身里吹了出來,光溜溜的甘蔗段直接倒在旁邊的運輸車里。
看著來回運行的收割機,新糖甘蔗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蒙毅廣說今年心里有底多了,“我們合作社種了6000畝甘蔗,這一片就1500畝。這次一下增加了20多臺收割機,可以給我們這些種甘蔗的解決很大的問題。”
老蒙種糖料蔗五六年了,他說甘蔗收割的時間集中,用工集中,用工量也大,大家都搶,用工價格就漲了,問題也就來了。
“本地這幾年很多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去年我們到崇左車站,專門等在那里,等云南、貴州來的民工。在車站搶人吶。”老蒙說,“不光我們一家,大家都在搶。后來我就出個主意,我說你不要搶人,你搶人搶不過來,你搬行李,把他們的行李搬到我們的皮卡車上去,他人肯定會跟著行李走。”
老蒙伸出指頭比劃著,回憶著一年前的情景,“去年3000畝總共用了100多個人,幾乎天天干,從12月砍到4月份。去年包括裝車大概150塊錢一噸,甘蔗價格是450元一噸。”老蒙給記者算著賬,他說今年人工只貴不便宜,用了收割機大概每畝能凈收入500元錢左右。
“像那種散種的農戶也就沒什么利潤了。這幾年糖價低迷。今年特別低,甘蔗估計也就400元左右一噸。要是不用機器收的話,不賺不說,還虧。”老蒙對記者說,“有錢你有時候都請不到人,但是機械化就不愁這個問題了。”
作為廣西的支柱產業,甘蔗對當地蔗農以及制糖廠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人工收割成本高,導致原料蔗成本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整個制糖業的發展。
“目前主要困難就是成本太高,在整個全球甘蔗的成本對比來說,廣西甘蔗的成本,勞動力占的比重比較大。我們測算了一下,我們在全區平均種植成本是420元錢一噸左右,但是勞動力這塊,特別是甘蔗人工收獲包括搬運這塊占了將近150~180元,對我們這個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很大。”廣西農業廳副巡視員何彬說。
廣西農機局局長黃銘福則表示,從這兩三年的情況來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發展,很多農村青壯勞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甘蔗收割又是重體力的勞動,確實存在勞力不足的情況。“所以推廣機收,推廣甘蔗的全程機械化,是我們廣西甘蔗持續健康發展的出路。”黃銘福說。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