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賦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更多權能
2014-12-11
法制日報7800
核心提示:建議在修改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前提下,由建立相應的風險防控機制,并依托成熟的土地交易市場機制,逐步賦予承包經營權更多的權能。”近日在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2014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農村土地法律關系問題提出以上建議。
建議在修改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前提下,由建立相應的風險防控機制,并依托成熟的土地交易市場機制,逐步賦予承包經營權更多的權能。”近日在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2014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農村土地法律關系問題提出以上建議。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會長陳曉華在會議上指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已經進入依法治理新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農村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農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農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都對加強農業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他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要深入研究依靠法治保證農業健康發展、強化農民財產權利保護、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提高農業部門履職盡責水平等重大法治問題。
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農業部政法司巡視員李生、上海市政府法制辦原副主任顧長浩、浙江師范大學王景新教授分別就農村土地權利的構成及其配置研究、城鄉一體化發展中集體土地開發權與農民財產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等前沿課題在大會上作了專題報告,引發了與會代表的熱烈討論。大家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法治與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主題,重點就農業法治建設、農村土地法律關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在農業法治建設方面,與會代表重點討論了農業部門的職能定位、農業立法的價值取向、農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等問題。不少代表認為,當前農業領域有法可依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今后農業法治建設的關鍵是狠抓農業執法,確保法律法規得到實施,農民和消費者權益得到有力維護。這就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化農業執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農業綜合執法。要加強農業綜合執法的頂層設計,理順綜合執法機構與行業管理機構的關系;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提高執法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完善執法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間、地區間的信息共享和執法協作,加大對各類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圍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問題,一些代表認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與土地用途管制、城鄉規劃等制度緊密相關,并與土地財政等財稅制度有很深的關系,在相關制度建立健全之前,應按照“先試點、后修法、再推開”的原則審慎推進集體土地入市。
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與會代表主要研討了集體股份合作社的性質和建構、農村集體和集體成員的法律屬性界定等內容。大家一致認為,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當前,農村集體產權缺乏具體的法律規范,相應帶來了農村集體產權歸屬不清、集體成員缺乏明確界定、權力運行缺乏民主約束等問題,不利于保護農民集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于農村的和諧穩定。要在穩步推進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沿海發達地區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明晰農民集體的概念,界定農村集體資產的范圍,規范農村集體成員資格認定標準和程序,為條件成熟時制定性立法積累經驗。
與會代表還就農業立法的修改與完善、農業資源環境保護法律制度、農民法律意識提升、國外農業立法新進展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提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思路建議。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