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機采棉技術的幾點建議
2014-07-24
德州市農機局劉紹鋒8010
核心提示:德州市夏津縣是個植棉大縣,植棉面積最多時達60多萬畝,是優質棉生產基地
一、德州市夏津縣實施機采棉的基本情況
項目核心示范區設在該縣的宋樓鎮劉李莊村,面積100畝,該區域棉花面積相對集中,棉農植棉水平較高,農業基礎條件優越。主要做法有:
德州市夏津縣是個植棉大縣,植棉面積最多時達60多萬畝,是優質棉生產基地,大小棉紡企業300多家,素有“銀夏津”之美譽。但是,近年來隨著勞動力資源的缺乏,生產成本的增加,加之棉價持續低價位徘徊,給棉花生產帶來巨大沖擊,尤其棉花采摘環節依然沒有改變人工采摘的難題,使得植棉效益下滑,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種棉積極性,造成植棉面積連年滑坡,2014年全縣植棉面積下降到32萬畝。破解制約棉花發展的因素,打破棉花生產發展的瓶頸已迫在眉睫。2013年,夏津縣農機局承擔了全市的棉花收獲機械化創新示范工程項目,建立了以實現機采棉為主要目的的百畝連片的棉花全程機械化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項目核心示范區設在該縣的宋樓鎮劉李莊村,面積100畝,該區域棉花面積相對集中,棉農植棉水平較高,農業基礎條件優越。主要做法有:
1、選擇適合機采棉的良種。經多地考察,多方了解,根據省內外的經驗,決定選擇魯棉研37、晉棉36、美國岱子棉3個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其共同的特點是適宜密植、株型緊湊,抗蟲、抗病、抗倒伏,吐絮集中、鈴殼開裂性好、優質高產等。
2、優化機具配置。引進天鵝牌、約翰迪爾牌棉花采摘機大型采收機2臺,深松機5臺,精量覆膜播種機2臺,大型秸稈聯合收獲機2臺,其他機械10臺,進行試點試驗。
3、確定栽培模式。機采棉對農藝要求十分嚴格,必須通過合理的機具選擇和有效的化控措施達到機采棉的條件。其中,確定行距76厘米,株距14-18厘米,畝株數在5500株以上,棉珠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
4、制定機械作業工藝路線。為適應機械采收,項目區棉花種植工藝路線確定為:深松旋耕—灌溉—覆膜播種—植保—中耕管理—化控—脫葉催熟—機械采收—秸稈收獲。
5、明確實施責任人。依托夏津縣東李鎮房莊農機合作社,對項目區實施耕、種、管、收全過程機械化作業,重點做好機械化收獲作業。
二、存在的問題
推進棉花收獲機械化,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1、機具價格太高。的困難就是機具價格太高。目前一臺采棉機動輒上百萬,甚至幾百萬。棉花種植習慣、規模、產量、品質等都沒有新疆那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新疆一臺采棉機一年能采7000多畝,在山東的夏津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投資回收期相對較長,嚴重影響了農民購買采棉機的積極性。
2、推廣機采棉難度較大。為適應機采棉技術要求,需要重新設計棉花種植農藝,改變傳統種植模式,這需要農機部門在宣傳培訓、示范引導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3、需要增加棉花清選設備。機采棉花需要進行清選加工,增加清選設備,而一臺清選設備需要最少幾百萬的投資,加大了棉花加工企業的運營成本。
4、影響棉花品質。由于采摘和加工方式與傳統手摘棉有很大的不同,機采棉的籽棉要增加脫葉、清花、除雜等工序,從而導致絨長縮短,棉纖維有所損傷,影響棉花的質量,棉花收購商存在壓級壓價。
5、小地塊不適應機采棉作業。夏津縣仍以家庭承包分散經營為主體方式,不能適應大型采棉機械的作業。
6、技能培訓滯后。一是采棉作業中,正常保養、調試成為技術難題,特別是國外機型,生產廠家技術培訓、售后服務不及時。二是采棉機駕駛員培訓問題突出。銷售廠家不進行培訓;縣級專業技術人員專業培訓、學習機會少,無實地操作經驗,技能培訓無法開展,正常操作不能進行。
三、關于實施機采棉技術的幾點建議
1、機采棉速度快、效率高,是一項廣大棉農歡迎的技術,可以逐步漸進式推廣。以三行采棉機為例:每小時能夠采摘10畝棉花,基地100畝棉田不足一天就采摘完畢。而用傳統的手工采摘如果想一天采完需要100多人才有可能。
2、政策扶持很關鍵。農機主管部門在購機補貼政策、創新示范工程、合作社建設獎補、推廣體系建設補助和推廣目錄管理等方面,加大對棉花收獲機械化發展的扶持推動力度,在用足用活現有各項扶持政策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不斷加大投入,對推動機采棉技術的實施非常行之有效的舉措。
3、土地流轉可推動機采棉技術的實施。近年來,廣大農民對土地流轉政策帶來的好處逐步認識和接受。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家庭農場通過土地流轉將農戶零散的耕地集中起來成方連片、規模經營,能夠極大地發揮了農業機械的優勢,也可為大型機采棉機械提供了用武之地,能較好地解決零星地塊采棉機進不去地的窘境。
4、良種的選擇很重要。在機采棉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很多環節與棉花品種有關。例如結鈴部位過于集中、枝條較長、葉面對脫葉催熟藥劑反應遲鈍、抗倒伏性差、成熟不一致、纖維品質不佳等都直接與品種相關,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從品種選育下手,要培育抗病蟲害,抗倒伏,棉株結鈴節位高,中上部結鈴多,吐絮集中以及鈴殼開裂性好,對脫葉劑比較敏感的中長絨品種,以便于提高機械采棉的效率和效益。
5、收獲后配套措施不容忽視。機采棉技術除采棉機械外,收獲后的棉花還需要考慮如何清選?如何加工?如果就地解決,設備的添加或改制投資是個不小的數目,遠遠多于機采棉機械本身的額度;如果異地消化,就應提前簽訂收購協議,提前謀劃后后續的每個步驟。
6、技術培訓要跟上。一是機械駕駛員的培訓。必須在購置機械前與生產廠家協商好,簽訂相關協議,搞好專業技術培訓工作,保證駕駛員會操作、會保養、一般故障會排除。二是針對棉農的技術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趕科技大集、印發“明白紙”等多種形式,提高干部群眾對搞好棉花機械化收獲重要性的認識。針對播種、田管、病蟲害防治、機械收獲等環節,組織召開觀摩會,座談會等;在棉花生產的關鍵期選派農技人員到村、到戶、到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對機采棉種植、管理及收獲等方面的技術進行培訓,讓棉農熟知技術要點及相關配套技術措施。
7、發揮市場的推動作用。根據棉花生產實際,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紐帶,農機合作社、植棉農戶和棉花加工企業相互依托、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棉花收獲機械化產業鏈條和市場運行機制,依靠市場所激發的內生動力,推動棉花收獲機械化快速健康發展。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