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農洽會今日駐馬店開幕 擬簽約649億元
“中國農洽會”
更有國際范兒
今年是農洽會在駐馬店舉行的第十六年,今年的變化首先應該從“名頭”上說起——農業部決定將“農洽會”改為“中國農洽會”,一字之差,意味深遠。
昨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駐馬店市市長武國定向與會記者介紹了更名緣由。他說,從“”改為“中國”,一個字的改動,明確了農洽會未來定位和發展方向,一方面進一步突出農產品加工這一主題,體現農洽會的專業性;另一方面,更凸顯農洽會的國際性、開放性,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未來的農洽會,不僅是國內農產品加工行業交流的盛會,也將是國際同行間合作的平臺。
參會的國外專家、企業比以往更多
名字更改后,變化不只在字面,在農洽會上也有直接體現。今天下午,首次中歐農產品加工技術交流會將上演,屆時,會有法國、荷蘭等國駐華農業官員和專家出席,與國內涉農代表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與交流。
除了重頭戲外,本屆農洽會的國際性還體現在參會的國外企業比以往更多。據大會組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參加本屆農洽會的境外企業達到83家、客商190人。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南非、泰國、智利等18個和地區的60家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參會參展。
擬簽約的649億元項目都是“干貨”
本屆農洽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注重實效”。武國定表示,今年農洽會擬簽約項目78個,涉及金額649億元,規模為歷年,而且還是擠過“水分”的,全部有合同文本可以落地。“原本報上來的有1300多億元的項目,但我們經過認真核查,篩選下去很多。比如僅達成框架協議,不能在會后開工落地的就不算在內。”武國定說。
即使如此,簽約項目中“大塊頭”還是不少。在649億元項目中,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29個,5億元到10億元的項目21個,主要涉及農產品加工、電子、食品、醫藥、化工、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商業等行業。另外,加強農企、農超對接也是本屆盛會的重要一環,擬簽約5000萬元以上農產品采購和貿易項目43個,貿易總額90.3億元。
不僅簽約項目在“擠水分”,本地展區也在“”。武國定表示,今年駐馬店下屬縣市將不再設立展區,把更多資源讓給國內其他省市企業使用,參加特裝展示的省份由去年的3個擴大到14個省。
規模、層次創出歷屆之最
一方面,本屆農洽會堅決落實農業部要求:不鋪紅地毯,不擺放花草,不懸掛裝飾彩球;不搞文藝匯演;不搞宴請,一律安排自助餐;不發放紀念品;不燃放煙花。另一方面,參會企業、科研單位的活動內容卻更加豐富。
本屆大會,共有31個省區市、166個代表團報名參加,預計將有5600多家企業 1.8萬名客商參會。雀巢集團、新西蘭貿易中心、澳大利亞西恩特集團、丹尼斯集團、徐福記、頂新國際、香港保蘭德、華潤集團、浙江立馬、福建啟德、康師傅、紅星美凱龍、江蘇德威等100多家國內外500強或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華中農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30多所國內高校、科研院,都將參與農洽會的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