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化工程典型技術模式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課題“種養業生產裝備與設施工程——農業機械化工程”2012年度總結暨專家咨詢會在北京召開,“農業機械化工程集成技術與模式研究”課題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敏麗做了2012年度總結報告,并提出2013年研究計劃。
據楊敏麗介紹,該課題所研究的工程模式主要是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等組織為載體,以產業為導向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標準樣式,即以農場、合作社、工商企業和散戶為生產主體,服務小麥、玉米、水稻的機械化作業。模式研究的目的是為各個不同地區全程機械化生產找到一套或多套可以推廣應用的優化模式,推而廣之,以保障糧食,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報告根據2010年至2011年度課題組所做的2678份有效調查問卷和對15個省區的實地調查,在初步挑選的21種典型技術模式基礎上,提出了三大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工程模式集成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了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框架,完成了農業機械化工程技術分類,建立了農業機械化工程數據庫平臺。
另外,課題提出的以先進性、完備性等為評價指標的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同的技術環節有不同的農機配備,標準體系的建立將為農機裝備指出發展方向和重點,同時也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尤其是購機補貼等方面提供依據和參考。
與會專家均對課題組幾年來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課題的研究對農機化的理論建設和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據,也有助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進一步展開。若能將研究成果落到實處,把理論性強的“軟科學”變成行之有效的“硬政策”,將會對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的全程機械化,進而提高機械化水平有巨大推動作用。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劉恒新表示:“課題組對‘模式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將這些模式再集成,再總結,再評價,成熟之后運用于市場,將對我國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社長李耀輝建議,課題組應將初步排選的21種典型技術模式進行再提煉集成,每個地區1—2種,這樣更便于推廣應用。
會上,專家和企業代表還對課題組2013年的研究計劃提出建議,希望課題研究進一步強化理論性和前瞻性,通過課題研究真正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引導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走向和科研單位及企業的發展方向。強化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為農機化生產服務組織提供農業生產解決方案,強化技術路線的驗證和試驗示范,用實踐成果增強“模式”公信力。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郭紅宇、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巡視員丁翔文、農業部農機試驗鑒定總站站長劉敏、農業部農機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站長劉憲、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劉鏡輝等40余位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咨詢會。